2011年底國內LED封裝企業突擊上市潮解析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1-25
瀏覽次數:次
臨近歲末,LED企業沖擊資本市場的腳步正在加快。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際資訊,廠房照明,如果進入2012年申報, led質量,招股說明書中就要加入2011年第四季度的財務數據。一批擬上市LED公司為了趕上報表審計的時間點,照明方案,紛紛加速遞交上市申請。
12月13號,設計,聚飛光電剛通過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IPO申請審核,12月14號,萬潤科技緊隨其后敲響了證監會發審委的大門。12月16,LED天花燈,照明方案,綠色照明,創業板發審委通過了利亞德、長方半導體的首發申請。此后,遠方光電和茂碩電源的IPO申請也獲通過。
在這些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中,工程照明,有超過一半數量的企業(聚飛光電、萬潤科技、長方半導體)主營業務是封裝。截止去年底,已經登陸和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led封裝企業就達到7家了。
縱觀這些等待掛牌上市的封裝企業,顯然沒有了前輩的風光。
首先,各公司的產品優勢并不突出。在特色方面,遠沒有“顯示屏”之于雷曼光電、“中大尺寸背光源”之于瑞豐光電、“白光照明”之于鴻利光電、還有穩坐國內第一寶座的“老大哥”國星光電來得印象深刻。
其次,市場環境也已經大不如前。2011年LED封裝產業發展速度明顯小于預期,器件價格平均降幅達到20%。根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LED封裝產值為32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幅僅為18%,遠低于市場預期的30%以上增長。而2010年國內封裝產值的增幅達到了35%。
“封裝產業的發展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企業對利潤率的合理控制,從而保證整個市場的價格競爭處于健康狀態;第二就是規模,規模不夠盲目跟進市場只會走入死胡同。” 佰鴻集團副總經理張燭光指出,規模仍然封裝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
以上述三家IPO企業為例,2010年的營業收入均在2-3億這個區間。根據三家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營收狀況來估計,其2011年的全年收入預計將在3-4億元之間,皆為典型的中小型封裝企業。而在已經上市的企業中,店鋪照明,也僅有國星光電的年銷售收入有機會沖刺10億元的關卡。
據記者了解,店鋪照明,目前國內有1500家封裝企業,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第一陣營有40多家,銷售額在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第二陣營企業不到400家,占比30%左右,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額還不到1000萬元。這與臺灣八大封裝上市公司平均10億元的銷售額相去甚遠。規模的擴張是國內封裝企業當務之急,如此才能與臺灣的企業相抗衡。這也無怪乎上市公司皆將募投項目用于主營業務的擴張。
擴張已成定局,大功率led照明,但去年以來下游終端應用需求疲軟,未來如何消化產能,將成為這些封裝上市企業急需考慮的問題。
張燭光認為,照明產品,2012年LED照明市場的發展速度將遠遠快于2011年,“國家政策的合理化,行業洗牌也將洗掉一些不負責任的小企業, led服裝照明,再加上企業的盲目和沖動投資現象將會比前兩年好很多,市場競爭相對將會比2011年弱一些。但也不排除有企業為了生存打低價牌,但市場對產品的認知度和辨識度也在提高,市場總體還是向好。”
“明年的市場肯定會好于今年。”CREE中國市場總經理唐國慶對未來充滿信心,至于會好到哪種程度,他表示還要靠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但降價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每年封裝產品的價格皆以15%-20%的速度下降,明年也不例外。也許過了兩三年,裝修照明,通過優勝劣汰,LED市場結束目前魚龍混雜的局面。市場競爭開始趨于理性,到那時,價格才會趨于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