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這一年 LED這些人 這些事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5-01-23
瀏覽次數:次
王菲的一首“匆匆那年”紅遍大江南北,LED照明品牌,那句“誰甘心就這樣無掛也無牽”,更是道出了多少人心里隱藏的小秘密。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2014年就揮手作別,留下我們掰著手指數著日子低著頭,回想這一年走來發生的或“普大喜奔”或“累覺不愛”的種種。
先說“普大喜奔”。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藍光LED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高高在上的獎項也因此瞬間有了親切感。天野浩的那句“參加典禮非常緊張,沒想到獎章這么重”略帶調侃之余,也著實反映了LED這些年發展之路的不易。
能拿諾貝爾的必定不是“池中物”。LED照亮21世紀,恒光電器,把世界帶入半導體照明時代。除了又能扮靚世界節能又很犀利之外,LED本質可以說是電子產品,因其能實現智能照明,照明方案,是可以為實現“智慧中國”添磚加瓦的重要部分。在2014年,智能照明也從無到有,商業照明,從概念到應用,從空泛的想象到較實際的認識。不少照明企業都忙不迭地推出智能照明產品,廠房照明,最具知名度的可能要屬Philips Lumileds的hue系列。
而陽光照明作為較早介入LED照明市場的首批傳統照明企業,也正積極布局智能照明。據稱,陽光照明正積極籌建專門的智能產品團隊,計劃未來智能產品占比上升到30%-40%。
說到跨國企業,專利這個詞則緊隨而來。時至年末,康美特和道康寧長達8個月的專利糾紛案也塵埃落定,以康美特的勝訴而告終。雖然只是眾多專利糾紛中的一個案例,卻也能讓國內苦苦掙扎的LED企業歡欣雀躍一陣。
木林森的迅速擴張,從封裝到照明、從國內到國際;國星光電的全產業鏈布局;華燦光電的專注于芯片,從紅黃光芯片到藍綠光芯片;國內設備企業北方微、杭州中為們的崛起;都給整個LED產業注入了滿滿的正能量。
不得不說,超市照明,LED行業并購在2014年掀起了一陣潮流。同方7億拿下真明麗、長方照明逾5億元收下康銘盛60%股權、聯建光電高溢價并購分時傳媒、鴻利光電1.8億元收購斯邁得、勤上一口氣買下彩易達和一聲喊以及萬城節能、晶電拿下臺積電旗下的臺積固態照明、利亞德并下廣州勵豐文化和北京金立翔……每次并購背后都是資本的博弈,節能與環保,資本市場正逐漸成為并購重組的主渠道。
數完積極的事情之后,質量,再說說“累覺不愛”。
隨著LED愈加深入普羅大眾,政府補貼卻越來越少。不同于幾年前剛興起時政府爭先恐后地給優待政策,如今的補貼不再大手大腳,而是顯得彌足珍貴。上游企業是受惠最多的企業,對于政府撤出補貼后的市場情況,國際資訊,表面的鎮定自信背后會否有些許的擔憂,不得而知。
“吳王之爭”幾乎貫穿整年,從兄弟相稱到反目成仇,背后是股權與控制權的爭斗。吳長江依賴資本,又不想受制于資本,資本則高姿態權利不可侵犯。一場爭斗,能寫成一部“宮斗劇”,就在日前,還傳出了吳涉嫌挪用資金遭批捕, led商業照明,作為看客的我們也是醉了。
都說微醺是最好的狀態,但一系列的跑路、倒閉又讓人立刻清醒并為之一顫。四川源力、鳳光照明、利和豐、巨亮們的跑路,數不清的企業倒閉,還有游走在倒閉邊緣的“高危企業”,如三升高科等。能生存到現在的企業們紛紛感嘆“能活下來實屬不易”。
要活的更好,LED燈管,得找路子。很多企業瞄準了O2O這個新興模式。歐普照明、洲明科技、勤上光電、照明等等,工程照明,能叫得上名字的企業都恨不得將O2O計劃昭告天下,相對不那么知名的企業也都想借O2O搶占市場份額。然而, LED置換工程,O2O終究是個新事物,還是個燒錢的事物,在“人艱不拆”的情況下,究竟要如何O,能達到什么效果,還需要眾企業好好思量。
飛哥曾說,LED可以給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可以帶來平靜快樂,乃至幸福。但過去幾年,LED還只是和傳統照明PK,試圖替代原有燈具,工程照明,我們在等著它在新的一年里成為一種風尚、一種文化。
[ 資訊搜索 ] [ ] [ ] [ ] [ ]
,LED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