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臺廠努力過寒冬,多數企業策略調整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5-11-26
瀏覽次數:次
近期因為LED市場受到低價產品沖擊,車間照明,商業照明燈具,LED背光與LED照明市況不明朗,照明方案,LED臺廠在業績與營運上,各家表現不一,超市照明,但都有做對應的調整,如晶電加強性價比高的產品設計,并增加更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來擴大出海口,并調整新機臺上線的時間,建筑照明,而隆達則降低資本支出,之前我們報導過的億光新廠,節能與環保,也把量產的時程延后。這些因應措施,可以讓LED臺廠度過這個產業的寒冬期,各家都期望2016年市場能夠好轉。
盡管日前日本大廠日亞化才在臺灣公開表示未來兩年LED產業嚴峻,質量,但該公司還是會持續加強LED方面的投資和研發, led商業照明,并宣示自己仍有相當快速的投資決策能力,建筑照明,重點仍是對市場的信心喊話,LED筒燈,看好未來的市場。而LED臺廠在產品的品質和新應用的開發上,已經有很努力發展,集中在車用LED、LED高階看板、UVLED與其他利基型LED市場。
目前隆達在2015年的資本支出原本是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95億),近期已經調降到12億元至13億元新臺幣(約合2.36億至2.55億人民幣)之間,在市場開拓方面,海外市場的訂單有好轉跡象,并與更多國際大廠接觸, led服裝照明,切入供應鏈。
億光方面則維持2015年度的20億元(約合人民幣3.93億)資本支出,ROSH認證,但在苗栗的銅鑼新廠,3c認證,設備整理與量產時程,確定要從2015年底,延后到2016年適當的時機。
晶電的毛利在2015年Q3轉負,并且有相當的虧損,近期都有在調整營運,照明資質,設法再提高產能稼動率,而前述新產品的開發與市場推廣,車間照明,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反應出效果來。
更多LED相關資訊,請點擊中國LED網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cnledw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