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價格戰 LED透鏡市場良莠不齊亂象多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4-05-10
瀏覽次數:次
透鏡作為一種高精密的光學元件,是LED產業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但這個細分市場目前較成熟,從材質、技術方面來看并沒有突破性變革,企業資訊,市場價格較透明,各個廠家大打價格戰。
單從透鏡的用途來看,它不僅可以用于LED,也可用于安防、數碼相機、激光、光學儀器等領域,材質上包括硅膠、PMMA(亞克力)、PC、玻璃等等,但在LED領域方面依然以亞克力和PC為主。PC的耐熱性比較好,廣泛應用于戶外,ROSH認證,如LED路燈。亞克力耐熱性稍差,所以一般用于室內。
在LED的應用中透鏡的主要作用也在于對LED光源的光強分布進行二次光學設計。透鏡廠拿到光源之后對其發光形式進行分析,根據客戶光強分布要求量身打造,其中最關鍵參數是發光角度,顯然對于射燈來說一般選擇小角度居多,LED照明工程,而投光燈和燈箱就必須選擇大角度。除發光角度之外,設計時還需要考慮亮度、光斑照度、均勻度等參數,此外對材質過黃化和耐溫也有一定的要求。
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透鏡大部分是定制化產品,當然也有小部分公模的透鏡。但對于透鏡廠家來說重新開模設計毛利稍高,擁有絕佳的光學設計團隊是透鏡廠最主要競爭點。
cob、路燈或是透鏡新市場
今年開年,包括美國流明在內的國際大廠都將COB作為主打款,而去年科銳、歐司朗、飛利浦流明、三星等大廠強勢推介,讓國內封裝廠看到了未來COB的發展潛力。
“COB絕對是今年的趨勢所在,但COB因為是面光源,收光相比之前的單顆集成芯片來說比較麻煩,特別在小角度聚光方面。”深圳利科達光電TV事業部副總經理胡麗華表示,他們已經成功突破小角度,并且經過不斷升級模具現在可以量產最小15°的COB透鏡,而且有35mm、41mm、73mm、90mm全系列COB透鏡。
合盛五金照明配件廠廠長梁文彪表示,當前小角度的COB透鏡市場上比較少,一般都只能做到17°以上。但他認為當前除了COB,3030貼片所用的透鏡需求量也很大,而之前仿流明、XP35等所需的透鏡需求已經越來越少。但深圳百康光電副總薛騰表示,當前市場趨勢還不太明朗,所以也不太好說。
除此之外,LED天花燈,去年下半年起因為政府換屆而稍微停滯的LED路燈市場重新開始紅火起來,所以LED路燈所用透鏡的需求也逐漸被拉動起來。但路燈市場相對通用市場來說還比較狹小,且集中在少數路燈大廠手中。
“國內的LED路燈標準和國外有少許不同,國內一般是根據各個地方的標準,地方標準大多根據國家照明標準制定。”胡麗華強調,不同路面LED路燈的配光是不一樣的,LED射燈,他們的配光均勻度可以達到0.92。但是同款路燈能過國內標桿體系但并不代表能通過國外的標準。國外更強調路面的整體舒適度,而且路燈燈桿之間的距離比較大,允許有斑馬線,CE認證,但這些在國內是不允許的。
產品路線尚屬摸索期
雖然透鏡在國內已經不是新鮮東西,大改進的空間比較有限,但是各個廠家還在努力摸索。
為處理LED路燈內應力的問題,工程照明,深圳利科達光電將納米膜附加到COB透鏡上。TV事業部副總經理胡麗華表示,增加了納米膜的透鏡能讓LED路燈更好的透氣,更好的解決內壓的問題,同時可以輕松通過IP67防水測試,當然前提是光斑控制也和之前的透鏡一樣好。當前,照明產品,除了LED路燈之外有部分洗墻燈的客戶也在嘗試這種產品,雖然已經出來3-5年了,但未來在室外燈具中依然大有可為。
基于COB小角度配光技術難度較大,當前小角度COB透鏡做得好的企業又屈指可數,價格還算比較高。所以不少企業從配光方面考慮,更愿意使用3個1W的燈珠而不是1個3W的COB,CE認證,還有企業的方案是使用反光杯而不是透鏡。梁文彪表示,之前東莞雷笛克只有透鏡,現在也上了不少反光杯的產品。之所以業內也有考慮反光杯的方案是因為使用反光杯的中心光強比透鏡好,而傳統照明大多使用反光杯,對它還是有一定感情,此外電鍍后的反光杯看起來更加高檔。
但胡麗華仍然認為,透鏡相對于反光杯來說優勢更大。首先反光杯的功能僅限于反射,而透鏡兼具反射和折射雙重功能。反光杯的確可以將光源發出的光全部集中在一個光斑點內,利用率相對于透鏡來說會高一些,但是透鏡經過三次反射、折射,光斑均勻度比反光杯好。如果應用場合必須使用小角度,反光杯必須擴大杯身,而且長時間會有脫鍍膜現象,容易集灰塵。這在燈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顯然不太現實,而透鏡做小角度相對反光杯來說還容易一點。
所以,在同樣的高度尺寸的情況下,透鏡與LED套件的搭配只需要更換透鏡即可,成本比較低。而反光杯對角度的兼容性比較差,不同的發光角度就必須使用不同尺寸的反光杯。
沒標準企業無序混戰
正如以上提到的,照明廠方案的多樣化導致透鏡產品的多樣化,所以透鏡廠家不是規模化生產的透鏡成本自然很難有大的降幅。更深層次的原因也在于中國整個LED行業標準的缺失導致的無序競爭。
不可否認,當前有些產品已經有標準化的趨勢,比如燈管,一般按照長度有0.6米、0.9米、1.2米, MR16、PAR30、PAR38也有標準,但都只是外觀要求,工程照明,具體的要求比如光效、色溫還是各有各的標準,透鏡廠也只有針對各款光源和客戶要求量身定做透鏡。
“現在用100lm的光源做路燈的有,用140lm光源做路燈也有,顯然所配的透鏡也不一樣。”胡麗華強調。
的確,從當前燈具價格來看,最便宜的可以達到1元/W, LED置換工程,最貴的甚至可以達到7美金/W,自然各個檔次的燈具客戶對透鏡的需求也不一樣。
“不少企業對價格比較敏感,雖然我們的報價不是很高,但是有客戶就愿意買水口料制作的廉價透鏡。”薛騰說到此顯得有點無奈。的確,現在中山有透鏡的報價達到7分/個,而一般的透鏡報價也就幾角/個。
記者注意到,這些廉價的透鏡不到半年就容易出現發黃,LED射燈,甚至出現底部融化的現象,嚴重影響燈具的質量。廉價的透鏡廠商大多沒有自己的光學研發團隊,恒光電器,照亮您的生活,透鏡開發全靠抄襲。沒有IQC也沒有QC,甚至沒有品質檢查。他們沒有無塵車間,往往在空曠的大鐵皮棚里完成,更別談生產過程進行防靜電、防塵埃處理。每個小時也沒有更換一次手指套以防止透鏡進入雜質而出現黑點問題影響美觀。
同時,廉價透鏡和正規廠家所生產的透鏡用料也很不一樣。好的透鏡一般采用進口材料。“進口材料透光率會更好,比如最好的材料日本三菱透光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國產的透光率就只有80%。” 合盛五金照明配件廠廠長梁文彪表示。記者從市場上調研可以看到透鏡越厚透光率要求越低,一般2毫米亞克力的透光率要求93%,PC 89%-90%。除了透光率也有些客戶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要求采用擴散料或者有一定防火等級要求的材料。
“進口料在硫化、黃化方面的表現更好,可以保證耐熱,生產過程中粉塵比較少,不容易形成黑點。”胡麗華表示,質量,基于在生產過程中他們都進行了內應力處理,處理方式為亞克力在90°-95°恒溫箱烘烤,PC在120°-150°恒溫箱烘烤以釋放內應力,所以他們的產品有底氣提供3-5年質保。
的確,注塑時間也是保證透鏡品質的一個關鍵點,因為注塑時間短的透鏡內應力不容易釋放,很容易變形。據記者了解,LED燈管,一般有品質保證的透鏡廠家每天每臺注塑機平均只能生產8000-9000個透鏡,但中山一些不顧品質的廠家每天每臺注塑機平均可以生產幾萬個。
最麻煩的是內應力的問題,在透鏡剛剛使用的時候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一般過了半年變形、黃化等等一系列問題就隨之而來。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對于低端照明廠來說只要價格低,黑點、半年后才會發生的變形、黃化甚至配光出現偏差等等一系列問題都不是問題。
除了以上所說之外,透鏡廠對硬件能力要求也很高。一般大廠都是用進口注塑機,最好的是日本和德國的設備,再次也是臺灣設備,一般不考慮國產設備。而且一定要使用光學注塑機,但這種注塑機一般規格比較小,產能對于普通用于手機外殼生產的注塑機來說產能會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