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敞開心胸“十點談”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2-04
瀏覽次數:次
11月,深秋的北京,香山的紅葉正鮮艷。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緊張召開之際,在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活動中,照明總裁吳長江出席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第四屆第一次理事會并當選為聯盟第四屆主席團副主席。
隨后,應邀約,吳長江接受了專訪,并與大照明全媒體董事長蔡洪波暢聊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在專訪中,吳總就企業管理、LED照明、行業標準、選人用人、海外市場等十個方面的問題分別進行了闡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如此敞開心扉與媒體談及如此之多的話題,對于吳長江來說,或許也是第一次!
談LED照明
腳踏實地打市場
對于LED照明,吳總表示他一直都有關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自成立以來,也曾多次邀請吳總參加有關半導體照明的活動。因此,對吳總來說,LED照明并不陌生。
“與傳統照明相比,LED確實是一個新品類,在技術上與傳統照明有所區別。但是,在業態上,兩者之間的差別,目前看來還不是太大。對于LED照明,我認為完全可以借鑒傳統光源的銷售方式,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打開市場。”吳總如此表示。
吳總認為,現在LED照明看起來來勢洶洶,好像一下子要把傳統照明給“干掉”。但是LED照明實際上有太多虛火,對于企業來說,一定要冷靜思考。“飯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場一場打。LED占領市場,也要一步一步來。”
談LED之亂
只有身經百戰才能最終成功
吳長江表示,LED在中國興起的歷史有多長?恐怕還沒有一些企業的歷史長。這么短的歷史沉淀,加上LED產業鏈條從芯片、封裝到應用,拉得很長,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而且,由于LED自身的特性,不僅僅是帶來照明市場的擴大,還帶來很多照明領域的新應用。市場需求擴大了,對企業的要求自然就提升了,若企業跟上了步伐,未來前景自然就會更加美好。
“LED照明的發展,始終要以漸進式為主導,偶爾的爆發不會是主流。這兩年,LED發展太過迅猛,所以一些不好的現象也很容易顯現出來。不過,無論從歷史規律還是行業發展來看,優勝劣汰都是必然。照明能走到今天,打了多少仗?攻克了多少難關?這些都是其它LED企業還沒有遇到的。任何一個企業想要成功,就必須身經百戰、千錘百煉,才能成就卓越。”吳長江總結道。
談LED
不僅要動 還要大動
吳總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走訪市場。“在市場上,我經常聽到有人說LED不行,在LED時代要沒落……這一類的話,聽了很多次。有時候,身邊的朋友忍不住要去爭論,我總是勸他們一笑而過。現在,我可以坦白地告訴大家,雖然還沒有到年終,但是LED這塊,銷量過10億元,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吳總說,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勸上LED項目,并且警告:再不動手就晚了!不過,并沒有動,因為他覺得時機不成熟,市場接受度不高,市場教育成本過高,行業資訊,各方面都不穩定,切入LED的風險太大。
“現在再看看,LED鋪天蓋地,大家買燈都指定購買LED。市場有了,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時機也就到了。最近,我一直在公司內部會議上說,我們不但要動LED,還要大動!”吳長江表示,無論是思維還是生產,無論是渠道還是品牌,都將拿出“快、準、狠”的氣勢,CCC認證,在LED時代大干一場。
其實,這么做,是有底氣的。經過十多年的耕耘和沉淀,照明無論是品牌還是渠道,無論是生產還是人才,都有了充足的儲備。不怕晚,就怕一成不變。而顯然,吳長江不是那種“抱陳守舊”的人。
談LED行業標準
標準只有市場認可才有說服力
吳總表示,目前LED照明行業還沒有權威標準,但是大家都在努力。關于LED照明標準制定,關鍵是LED技術發展太快,導致標準跟不上。另外,標準也不能亂來,也需要得到市場認可,商業照明燈具,否則的話就是“空中樓閣”。
吳總認為,只有大企業才有制定標準的能力,也只有他們都愿意遵守和推廣標準,這些標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大企業無論是研發實力還是品牌號召力,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市場份額,在制定和推廣標準方面都有天然的優勢。
打個比方,照明若參與制定并積極推廣某項LED照明行業標準,幾千個專賣店同時展開宣傳,幾萬家客戶同時采納,這種影響力能弱嗎?這種標準能沒有說服力嗎?
談企業打假
建議品牌企業聯合打假
在談及打假之前,我們先談到了今年燈博會上出現的“吳長江LED”一事。雖然在微博上和公開場合已經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但是吳總依然很無奈地表示,“打假任重道遠”。
實際上,對于照明來說,各種各樣的山寨貨、仿冒貨層出不窮。進入LED照明時代后,假貨也越來越多,甚至在一些LED產品還沒有推出的時候,市場上就有了這些LED產品的假貨。猖狂的假貨和仿冒行為,給這些知名品牌企業帶來巨大的傷害。
吳總表示,他有一個新想法,口碑,商業照明燈具,就是聯合照明行業幾大知名品牌,一起打假。這個想法的基礎就是在過去打假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假貨制造者都是集體仿冒行業的知名品牌,而不僅僅仿冒“”一個品牌。
“我們這些被假貨侵害的品牌照明企業,完全可以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打假基金,鼓勵職業打假人去打假。在職業打假人打掉一批假貨及窩點之后,我們通過公證機構,對假貨的貨值進行公證。然后,根據公證的結果,給予職業打假人相應的金錢獎勵。這樣一來,專業人做專業事,職業打假人有收益了,打假積極性就會提高,造假者就不敢猖狂。對于品牌企業來說,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在打假的事情上面,建筑照明,就能夠更有效地去提升品牌和銷量,這對企業發展也是好事。”吳總如此闡述他的想法。“而且,打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很多造假者是披著合法注冊的外衣進行仿冒造假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如果全程參與,就會很累。但是設置打假基金,完全可以交給相應的機構去運作,企業只需要看最后的結果就行。
[1] [2] 下一頁
- 上一篇:回天膠業:嚴守質量防線,造國產LED高端膠
- 下一篇:LED家禽照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