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OLED照明搶先產業發展先機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3-10-14
瀏覽次數:次
出生在大陸、生長在臺灣、工作在美國的田元生是世界著名OLED專家。他不曾想到,自己最令人興奮的事業巔峰會在南京出現。這位領導研發Oled照明技術10多年的華裔博士上月宣布,質量,中國第一條線性Oled照明生產線在南京第壹有機光電公司首產成功,同時,在田元生帶領下,該公司還成功研制出能效達111.7流明/瓦的內光提取白光OLED照明器件,技術指標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然而,好消息的背后卻掩蓋不住OLED產業化中的裝備落后之痛:目前該公司投產的OLED“二代線”設備全部產自國外,對此,曾制訂兩三年內上五代或六代線宏偉計劃的田元生,不禁大聲疾呼,OLED是為數不多的、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國人手中的新興產業,國產裝備制造業不能再錯失發展良機,是時候抱團抗衡國外廠商了!
OLED是點亮未來的新興產業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主要應用于顯示和照明領域。
田元生在展示廳拿起一塊OLED照明面板向記者解釋它的構造和原理:上下兩片薄至0.7毫米的玻璃基板,恒光,照明方案,中間夾著由15種材料組成的20層發光涂層。這20層涂層疊加起來僅僅只有300納米。
這個看似簡單的結構,一旦通上電就能發光。能耗分別只是白熾燈和節能燈的1/6和1/2,與LED相當但光質比其好,LED照明品牌,并且制造、使用、回收等環節污染非常少,被譽為第四代照明的新型光源。
Oled技術由柯達公司華裔科學家鄧青云博士于1979年在實驗中偶然發現。在隨后的幾十年中,柯達公司投入了相當的人力財力對OLED進行研究。柯達公司破產前,田元生曾領導OLED照明技術團隊潛心研究近10年,掌握多項發明專利,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公司或研發機構比他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更深入更持久。
離開老東家柯達后,田元生不斷尋找合適的機會,希望把未完成的OLED產業化夢想化為現實。最終,一個偶然的機會,恒光,使田元生與他的技術落戶南京。為此,南京提供了土地、廠房和資金等過億元的優厚支持,LED-T5一體化燈管,田元生還專門把夫人也接到南京,并為企業起名為南京第壹有機光電公司。
田元生坦言,美國有大把的高端人才,韓國有大筆的資金實力,臺灣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但他哪都沒去。之所以把OLED照明項目落戶在南京,田元生看中的是中國大陸有未來最大的OLED照明市場,還有政府對發展新興產業的強力扶持政策,這使得中國是世界上最可能發展成功OLED照明企業的地方。
中國目前正處于城鄉二元結構向城市化過渡的快速發展階段,新建筑工程量占世界的50%,而OLED作為一種新型照明燈具,最適用于新建筑領域。同時,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調整結構轉變方式的關鍵階段,政府和民眾對節能減排的重視、對經濟轉型的期望,都預示著OLED照明產業的希望在中國。
« 1 2 »
- 上一篇:人與物信息互通的產物:數字化半導體照明
- 下一篇:探尋河北、新疆LED照明市場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