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業“無封裝”發展歷程反思與分析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5-05-27
瀏覽次數:次
曾有業內人士說過:LED行業不缺技術不缺產品,車間照明,就缺市場。其中,LED行業的技術在近年來可謂是不斷更新,像無封裝、無電源、無散熱等“三無”技術的出現,就引起了行業的關注,也掀起了一陣輿論。有業界人士對此發表看法:這些技術的出現會對原有技術造成威脅,會使得廠家的生存空間日漸壓縮;也有的說,這些在目前來說,終究是概念技術,短期內沒法迅速大幅占領市場,而且應用領域也狹窄,還有很多應用技術層面上的東西要解決。
時間如流水,建筑照明,這些“三無”產品究竟在行業里是“驚鴻一現”還是實用至上,目前并沒有標準答案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反思,新技術的出現是一場革命還是純屬的“打醬油”角色?
因此,商業照明,本報將會做一個反思“三無”技術產品的系列策劃,這期我們將首先針對“無封裝”的發展歷程進行反思和分析。
無封裝技術促進產業鏈整合
自2013年以來,無封裝是LED產業界的熱門話題。在業內,“無封裝”又有免封裝、芯片級封裝之叫法。
其實,所謂的無封裝并不是真正省去封裝環節,而是將部分封裝工序提前到芯片工藝階段完成,即采用倒裝芯片直接封焊到封裝底部的焊盤,LED筒燈,無金線,無支架,簡化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封裝尺寸可以做得更小,而同樣的封裝尺寸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也就是芯片級封裝。由于無封裝技術可大幅降低成本,目前,包括臺灣、日韓、歐美等地的LED大公司紛紛發布了類似的芯片級封裝LED產品。
據悉,無封裝器件的優勢在于單個器件的封裝簡單化,小型化, led亮化工程,盡可能降低每個器件的物料成本。且無封裝量產實現的產能很大,從而滿足市場的爆發性增長用量的需求,電工照明,通過大規模化的生產效應而拉低器件的成本。另外,無封裝工藝路線主要有三種技術方案:一是先將 LED 晶圓劃片,然后將倒裝芯片貼裝到已制作有電路的基板材料上,再進行其他封裝工藝,最后劃片、裂片得到單顆或多顆 LED 模塊,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方式,LED筒燈,也是比較成熟的工藝。其二,先將LED晶圓金屬化后,經劃片制作倒裝LED芯片,綠色照明,然后把倒裝LED芯片的正上方和四個側面使用熒光層材料包覆而達到封裝的目的,可直接給下游燈具客戶應用。該方法是目前市場上比較普遍的做法,也是各個LED廠競相開發的方向。 第三,LED外延片經金屬化電極完成后,直接在晶圓極進行熒光粉涂覆,經過切割、裂片實現無封裝,該工藝路線技術難度較大,目前尚處在產業化前期。
對于無封裝,業內早已眾說紛壇, led室內照明,有的是點贊,有的則帶有中立態度。三星LED中國區總經理唐國慶認為,無封裝的誕生讓上游芯片企業直接對接下游應用企業,實現了產業鏈的整合和縮短,從長遠看會降低整個流通成本,燈具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來選擇合適的光源進行設計,燈具的創新設計將徹底被解放。而大范圍的應用之后,成本優勢會越來越大,社會效益也將日益明顯。也有業界人士認為,無封裝犧牲了原有成熟工藝的簡易性,增加芯片制成復雜程度,不利于生產良率,而生產良率帶來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抵消成本優勢,與現有產業生態鏈的不完全兼容;且原有生產設備不適用,反而會增加新設備購置的成本,并要摸索新的工藝。因此,LED芯片不可能真正實現“無封裝”。
還革不了傳統封裝廠的命
目前整個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綠色照明,行業產品價格下降趨勢明顯,廠家的毛利也日趨縮小,如何降低成本成為廠家在研發技術中不可忽略的客觀條件。而無封裝技術當中所宣揚的降低成本很明顯是最誘人的一面優勢,也代表了LED封裝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它不僅可以省去一部分封裝環節,而且具有集中性好,可信賴度高,光學控制靈活等優勢,被業界寄予顛覆成本的一道突破口。
但由于這種免金線、免支架的封裝工藝,可以由芯片企業直接完成,因此封裝企業需要積極向上游或下游探索更多的生存空間,例如利用多年在封裝領域積累的經驗,與芯片企業合作完成部分工序等。同時,由于設備更新需要大量資金,超市照明,若中小企業不能及時趕上工藝升級的步伐,或資金鏈無法支撐設備的升級,將有可能被淘汰。
唐國慶認為,從現有發展模式上來看,行業發展將從“1+1+1=3”的模式(芯片廠+封裝廠+應用商)走向“1+1=3”(芯片廠+應用商)的模式,省去當中的這個“1”,也就是封裝廠,這看似是在LED行業的產業鏈上,進行垂直整合。可是,盡管無封裝芯片“來勢洶洶”,LED照明企業,浪濤席卷傳統封裝企業,也曾引起封裝企業的“恐慌”,疑問:難道傳統封裝企業會因無封裝技術的出現而消失?記者也就此問題采訪了不少企業,請他們談談如何看待無封裝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記者得到的回答是,無封裝現在看來不可能革掉傳統封裝的命,而且從LED產業發展至今,并沒有一項封裝技術完完全全替代另一項封裝技術。也有個別的廠家坦誠道,沒有了解過無封裝技術,所以無法評價。
下一步封裝技術趨勢
相對于整體封裝市場規模而言,無封裝優勢明顯,但依然勢單力薄。據市場調查得知,目前主流的通用照明產品上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無封裝技術,且國內目前大批量生產的廠家也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其中,中山市立體光電是國內做無封裝的前線廠家,記者了解到其已有部分無封裝產品應用在路燈上,進行部分的試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數業內人士表示,無封裝技術無論是噱頭也好,還是實際上的技術創新也好,對照明而言,技術不僅要求做好創新,還需要考慮到新技術是否能充分得到利用應用在更廣的領域上,就如衡量無封裝技術成熟與否,重要的是能否真正成熟地應用到企業產品上面。否則,商業照明燈具,它就只是個概念技術,行業資訊,是一個小眾的技術創新。
或許,無封裝技術現今的市場份額不大,沒有大批量的實現應用在流通照明上,也沒有規模效應所帶來的成本降低。但不可否認,它的出現真真實實的給封裝廠家當頭棒喝,給了這個行業一場深刻的技術爭論和反思,產業資訊,同時它也是封裝技術的下一步趨勢。
[ 資訊搜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