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LED植物照明走出困境的破解之道
文章來源:恒光電器
發布時間:2015-03-17
瀏覽次數:次
LED光源的特性優勢和已有研究基礎均表明,LED可以廣泛應用于植物栽培、溫室補光、植物組培、植物工廠,是植物照明光源未來重點發展方向。我國LED植物照明起步較晚,仍處于研發合作或示范推廣階段,整個市場競爭格局并不明顯,成規模有絕對市場優勢的企業寥寥可數,產業資訊,市場空白有待填補。近年來,商業照明,LED植物照明系統研究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投入,國內LED植物照明市場發展空間令人期待,但面臨問題不少,筆者試著對國內LED植物照明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工程照明,并提出一些建議措施。
1、從企業看:邊緣化發展策略,缺乏核心競爭力
目前,國內多數企業對LED植物照明領域的發展還處在觀察和洽談階段,尚未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大部分企業主要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進行示范工廠聯合推廣,多數相關企業中并沒有將LED植物照明燈作為企業的支柱產品業務,而是在LED其它應用基礎上小規模的試制LED植物照明燈具產品。基于這種邊緣化發展策略,國內LED植物生長核心技術和下游銷售渠道建設等方面投入不足,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困難重重,口碑,國際資訊,大多數高端產品的核心芯片依賴進口,大大增加了成產成本。此外,星級酒店照明燈具,LED照明燈具市場還存在著產品雜亂、生產設計不規范、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和質量管理等問題。
建議措施:建議企業抓住機遇,盡早布局LED植物照明,車間照明,結合自身實際科學規劃,家用照明,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加大人才投入, led室內照明,建立固定的研發團隊,在積極學習、引進先進國家企業的研發模式和技術的同時,加快自主核心技術研發與創新。
2、從研發看:“重LED、輕生物”研發模式未根本轉變
led生物照明研發和推廣的主力軍主要由led產業界、材料和電光源科研界、農業工程界組成,對植物及其栽培原理缺乏深刻的認識,戶外照明,實際工作中往往以LED為主體,沒有從植物栽培原理的總體性需求綜合考量,同時也沒有開展光照對動物生理、生態和行為影響的系統研究。
建議措施:一是建議政府設立專項科研基金,引導和組織相關課題研究,同時積極引進和培育LED生物照明兼具有生物、光電、工藝等方面的綜合性知識復合型高科技領軍人才,廠房照明,最終通過示范推廣為企業普及正確的研發模式和引進復合型型專業人才,真正轉變“重LED、輕生物”研發模式。二是搭建全國性、國際性公共服務平臺,聯合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照明企業對LED植物照明的協同創新研究。
3、從國家看:財政支持力度不夠,行業法規標準不完善
與國外相比,國內政策法規制定仍處于初始階段。盡管“十二五”863計劃“智慧化植物工廠生產技術研究”研發出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LED節能光源及其光環境智能控制技術成果,車間照明,也獲得一定的資金補貼,但是不足以支撐整個LED植物照明產業發展。此外,,LED植物照明產品評價和測量標準體系遠未完善: CSAS發布的《植物生長用LED平板燈性能要求》標準要求在標準細化以及與國際接軌等方面略顯單薄。
建議對策:建議國家持續關注并加大力度扶持LED植物照明產業發展,制定LED植物照明專項扶持政策,設立專項產業扶持基金,并聯合民間資本力量共同研究和推廣LE植物照明;積極借鑒國外LED照明產品技術標準制定,車間照明,與國際接軌,戶外照明,盡快打通走向國際市場通道。
4、從消費者看:科普知識未普及,傳統觀念未轉變
與國外相比,中國LED相關技術研究較為落后,國人科普知識遠未得到普及,同時受傳統觀念(例如,很多國人認為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植物更加健康),對植物工廠概念并不熟悉,甚至抱有遲疑態度,ROSH認證,從而導致植物工廠產品市場及LED植物照明產品市場未能完全打開。
建議措施:建議在政府的主導下,企業配合政府通過多種渠道途徑加強相關科技輿論推廣宣傳,例如,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擴大科學宣傳、通過召開會議講座、安全示范引導國人觀念改變等。
[ 資訊搜索 ] [ ] [ ] [ ] [ ]